2024年医疗器械市场新动向:从政策导向到区域洞察
发布时间:2025-01-11 09:24:24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中国的医疗器械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进入2024年,政策方向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给该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深度探索新政策下的医疗器械市场及医院端的最新趋势。

  从供应端来看,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及药监局等多部门联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引导国内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向高端化转型。这些政策鼓励创新研发,加速产品的应用落地,提升医疗器械的质量与效能。在需求端,医保控费已成为当前主要的背景,尤其是在物资采购方面,重视规范化、集中化采购已成为“新常态”。这种双重政策协同,推动了医疗器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国内医疗器械市场在2024年上半年整体承压,市场规模同比下降了8%,主要受到设备需求压制的影响。然而,细分市场表现不一。在高值耗材方面,血管介入和神经外科领域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而低值耗材则已经开始缓慢恢复,从之前的去库存中逐步摆脱。

  例如,在医疗设备市场中,虽然整体下滑,但医学影像设备与外科手术设备的出口增长,缓解了国内市场的不利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国内企业的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经历了2020至2023年间疫情及贸易管制等不利因素后,2024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的贸易顺差显著回暖。尤其是医用耗材与IVD(体外诊断)等领域,均实现了超过6%的出口增长。这一现象显示出中国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中的竞争力在逐步增强。

  在医疗设备方面,受医疗反腐等因素影响,市场整体呈现出“采购犹豫”的态势。尽管如此,部分细分市场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举例来说,高值耗材中的血管支架和人造关节的出口均实现了增长,行业竞争也因集采政策变得愈发激烈。

  随着各类采购政策的推进,医疗器械行业的集采形式逐渐渗透至更多领域,推动了市场格局的重新洗牌。在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采购中,几乎覆盖了90%的产品,集采的推动改变了医用设备的市场竞争方式。以超声刀头为例,自2020年实施集中带量采购以来,市场集中度显著下降,竞争加剧。

  为了增强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国家近期推出了《促进大规模设备更新的行动方案》,不仅为行业带来了政策红利,同时也刺激了医院的新一轮设备采购。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医疗设备市场展现回暖迹象。至2024年年底,医疗设备更新采购意向达196亿元,显示出市场对于新设备的迫切需求。

  各地医疗器械市场的变化不尽相同,东部地区凭借其较强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而中部一些省份如湖南、湖北也正在迅速崛起,展现出良好的增速潜力。

  尤其显著的是,医疗资源逐步下沉的趋势,让县级及地级市的医疗器械采购情况有了显著改善,这为内外资品牌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这些地方市场不仅在采购上与大城市持平,甚至出现了超越的趋势。

  总的来看,2024年的医疗器械市场充满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变革将加快产业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企业需应对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竞争加剧所带来的压力。

  面对未来,医疗器械企业应积极响应政策,深化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尤其是在集采环境下,企业更需关注市场细分和客户需求变化,以适应新的市场格局。

  新政策的落地为医疗器械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而医院端的采购趋势和区域市场的变化都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需关注政策导向,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后,鼓励更多企业辅助借助AI技术如简单AI,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天地。

  尊龙凯时 人生就是博!

  尊龙凯时 人生就是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