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一个是安防龙头,一个是通信设备龙头,2015-2023年净利润增长均不超过3倍。
迈瑞医疗的净利润规模则在2015-2023年间增长了12.73倍,累计净赚近500亿元,利润增速和“果链”龙头立讯精密处于同一水平。
与此同时,迈瑞医疗超百亿的利润规模也非常突出,不仅超过了制药龙头恒瑞医药,而且远超其他医疗器械龙头,如家用呼吸机龙头鱼跃医疗和体外诊断龙头新产业等。
2023年,恒瑞医药、鱼跃医疗、新产业的净利润规模分别为43.02亿元、23.96亿元、16.53亿元。
迈瑞医疗所在的医疗器械行业便是一个非常大的行业,2022年国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约1.17万亿元;
并且由于刚需属性,医疗器械未来还有望持续扩容,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1.72万亿元。
此外,因为国外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较早、产品单价更高等,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更大,2022年达到约3.81万亿元。
2023年,公司境内外收入分别达到了213.82亿元、135.5亿元,其中境外收入占比达到了38.79%,成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出口规模最大的公司。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37.79亿元,2015年至今已累计投入近180亿元,这样的研发投入在医疗器械行业几乎断层领先。2023年紧随其后的联影医疗、乐普医疗研发投入均不到20亿元。
公司当前最核心的产品线条,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体外诊断以及医学影像类,保证了每个领域都有市占率第一的产品,包括监护仪、呼吸机、麻醉机、生化分析仪、血球试剂及仪器、超声等。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医疗器械往往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渠道壁垒,所以公司的市场地位一旦稳定就很难被动摇。
另一方面,迈瑞医疗也一直没有停下收购的脚步,这是能实现“弯道超车”最快的方式。
2021年、2023年、2024年公司均有相关收购动作,其中2024年以66.52亿元收购惠泰医疗是最大的一笔交易。
惠泰医疗的收购,使迈瑞医疗快速扩充了心血管耗材类产品,同时直接增厚了公司业绩。
2024年上半年,“电生理与血管介入类产品”就是公司收购的心血管业务,且3.74亿元的营收只是统计了自收购日至报告期末的时间,同期惠泰医疗的营收、净利润分别为15.25亿元、5.2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一开始迈瑞医疗对惠泰医疗的收购溢价率达到了25%,但不得不说心血管耗材作为医疗器械第二大细分市场,对迈瑞医疗未来发展有着很大的战略意义。
比如超声、CT国产率在30%左右,放疗、MRI核磁共振的国产率约为20%,还有体外诊断市场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等也有比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一个是向高端化转型。这一点迈瑞医疗自然是走在行业前列,在诸多领域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迈瑞医疗不断推出高端产品,公司愈发重视高端市场的开拓,2023年,公司便新开拓了约950家高端客户。
一个是参与行业集采。对于所有的医疗器械公司来说,集采可以说是最容易实现国产替代的方式,迈瑞医疗因此积极参与,并在最近几年集采最多的体外诊断领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2020-2023年,公司体外诊断试剂销量增长了74%,分析仪销量增长了19%。
根据统计,2023年,迈瑞医疗的营收体量排到了全球第27位,断层领先第81位和第85位的九安医疗和鱼跃医疗。
对此,迈瑞医疗表示,公司有望在2025年成为首家闯入全球医疗器械排名前二十的公司,并深信公司有能力、有机会向全球前十发起冲击。
因为2023年全球前十的厂商收入体量基本均超过了100亿美元,这就是迈瑞医疗体量的至少2倍,同时排名第二十的公司也有71.24亿美元收入。
一方面是分地区市场布局全面。2023年,公司在亚太、北美、拉丁美洲、欧洲的境外营收占比均在16%~20%之间。
另一方面是迈瑞医疗对于产品布局全面。除几大核心产品线年开始就有意在培养“种子业务”,同时重视AI技术的布局,那么这些业务便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市场空间。
由公司给出的原因可知,国内一些不可控的行业因素确实对公司增长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国外市场的增长依然是比较可观的。
更长远来说,假以时日迈瑞医疗能够登上全球之巅,净利润体量势必也会再上升一个台阶。
关注飞鲸投研(id:Feijingtouyan),立即领取最有价值的《成长20:2025年最具有成长潜力的20家公司》投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