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尽暖生,春日不迟。龙年伊始,谈及新年开局值得关注的行业板块,看好医药的呼声不容忽视。
历经过去三年的调整,医药行业估值已回落至较低水平,近来医药板块不仅屡获公募基金等长线资金青睐,创新升级、消费复苏等因素亦成为行业增长的新动能,细分领域中,创新药更是凭借获批产品数量和市场规模持续创新高的优势,有望成为医药行业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投资主线年,沉寂已有一段时间的医药板块是否将迎来春天?如何理解当前医药行业所处的周期位置?有意布局医药板块,哪些驱动因素值得关注?
2月20日,寒尽冰消,春山可望——富国基金2月一起投(医药)专场圆满落幕。本次专场策略会邀请了申万宏源首席策略分析师、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林丽梅、广发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罗佳荣、富国医药创新拟任基金经理赵伟、富国医疗保健行业基金经理孙笑悦,券商首席携手富国专注于医药投资的两位基金经理,共线年医药投资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次策略会近30家平台同步直播,广受市场关注。
本次专场策略会上半场由三个主题演讲组成,演讲嘉宾林丽梅、赵伟、罗佳荣分别从行业比较、医药创新、产业逻辑三个角度带来了对于2024年A股市场以及医药行业的展望。下半场圆桌论坛讨论环节,由富国基金投顾资产配置总监马兰担任主持人,和四位嘉宾一同探讨2024年医药板块潜在的投资机遇。
提示:外部机构嘉宾观点仅代表其本人及所在机构在发布当日的观点;富国基金各基金经理的市场观点及投资理念不作为其管理的基金产品投资管理的承诺或预测,也不构成投资建议。以上观点均具有时效性,可能随市场情况变化而调整。
从历史经验来看,A股通常“政策底”先于“市场底”和“基本面底”2-6个月,“市场底”和“基本面底”几乎同步。数据显示,目前宽基指数的PE、PB已与历史多轮底部区域相当,创业板指数ERP创新高,反映当前市场风险偏好较低(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4年1月18日)。结合赚钱效应和动量效应分析,市场短期性价比有望改善。
投资时钟进入修复期,权益资产优于类债资产,布局新一轮的渗透率产业链——人工智能自动化。
2024年资金供需改善:不确定长期资金进来时点,但可以确定短期融资端节奏暂缓,中美利差、企业盈利两大要素改善可以期待逐利的外资回流。
机构重仓虽溢价消失,股价调整时间幅度也充分,但仓位新高,意味着内部调仓继续。
2024年行业配置:科技(TMT)、医药、建材、机械设备、钢铁、银行等,以及渗透率开始提升的人工智能自动化产业链。
持仓集中度高,敢于重仓持股,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和跟踪成长确定性来补偿组合的短期波动
回顾A股历史,医药行业是诞生牛股最多的行业之一。截至去年末,医药已获主动权益基金连续五个季度加仓(数据来源:Wind)。
目前,创新药谈判机制已基本形成,创新药或将进入收获期。2019年以来,国产新药整体销售额保持快速增长,绝大多数品种进入医保后实现了以价换量,市场预计,目前创新药(国产+进口)占国内药品市场比例约为5%左右,成长空间巨大。伴随海外授权不断,国产创新药有望逐步国际化。
我国人口结构的调整将对医疗需求变迁产生重要作用,人口老龄化形势将催生出更大的医疗需求,预计国内医疗卫生支出将持续增加。
在行业政策调整、疫情冲击、行业整顿等多重压力下,国内药企仍表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转型升级初具成效。随着创新产品逐步进入收获期,国内药企的产品结构将持续改善,创新质量不断提高;新一轮创新产品周期将是多元化、国际化的。
在创新与制造工艺提升的推动下,国产高性能医疗器械媲美甚至超越进口器械,海外市场有望打开新增长曲线。核心企业持续研发投入,新产品放量势在必行。
林丽梅:市场风险偏好已处于历史低位水平,A股的短期问题主要是“性价比已出清,而资金面仍有压力”。解决资金面压力问题,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管理层加码稳定资本市场预期的政策,且关注的风格要更加均衡。春节前,管理层稳定资本市场的力量对成长和小盘风格都做了覆盖,A股微观结构问题快速缓和,触发超跌反弹。对于中期维度的展望不变:2024年总体仍是震荡市,2024年四季度市场中枢或将逐步抬升。
赵伟:市场犹豫的原因可能在于几点:首先是经济的基数问题,由于去年一季度的高基数,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速或将不高;其次是外部因素,即存量市场的此消彼长,轮动的结果;同时主题比较活跃,所以市场仍是低位震荡,轮动的市场,未来需要观察基本面的变化,和政策力度的变化。
孙笑悦:市场近期表现背后的原因在于几点,首先是疫后经济复苏比预期慢;其次是资金结构的原因,加速了市场的出清。展望未来,仍看好市场表现,当下处于超跌,估值相对便宜的时刻,同时优秀公司经营情况边际改善,并不断超出预期,可以在其中积极挖掘机会。
赵伟:创新药是一个前置的行业,2018年创新药政策的放松,导致不少优质企业储备了较多的研发项目,到了2023年、2024年,不少前期立项的项目逐渐“开花”,开始慢慢获批。从前端来讲,立项也更有差异化,特别是以肿瘤为代表的审评制度的改革,导致同质化的立项不会那么多,对单药的估值,或面临着估值优化,竞争结构优化的格局。其次,我们的研发和海外的研发差距在缩小,特别是在同步的研发的追赶过程中,我们在某些领域基本上是同步或者领先于海外药企。中国的药品全球化的过程中,市场空间继续被打开。医药行业正在经历,从同质化,到仿制药,再到创新药百花齐放,更加个性化的过程。
孙笑悦:未来2-3年的期间,从历史维度上看医保结余相对充裕,但是从更长的时间窗口来看或许会越来越紧张,这就导致了医保在支付端长期有压力。包括运用集采,DRGS等手段管控医疗支出会成为常态化的行为。选股上面:1)临床循证医学严谨、临床效果突出的产品;2)老龄化趋势,导致自费增加,微创手术增加等。
孙笑悦:医疗器械行业的主要趋势与期待有以下几点:1、老龄化+微创术式趋势逐渐显著;2、大的细分领域:心血管、IVD、高端影像等,渗透率低,未来新产品储备较多;3、出海趋势明显;4、业内顶尖公司发起并购,未来有期待;5、与海外器械公司市值差异较大;6、器械属于起量慢,粘性强的稳定行业,所以海外的器械公司的估值普遍高于药品公司估值。
无论从景气、估值、政策还是市场交易特征的角度,当前的医药行业或均已处在了边际改善的过程中,春山在望,未来可期。
没看够专场策略会中医药“大咖”们分享的观点?各位客官可在富国基金视频号回顾本次策略会的精彩发言,一次看过瘾
风险提示:1、以上内容不代表对市场和行业走势的预判,也不构成投资动作和投资建议。2、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各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旗下其他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3、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
在投资前请投资者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净值可能低于初始面值,有可能出现亏损.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一定盈利, 也不保证最低收益.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未来业绩表现。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