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报告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其中,随着国内医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对于精准医疗的需求持续增长,依靠创新驱动的高端医疗器械正式迎来破局机遇。年2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正式施行,以创新驱动、资本驱动、要素驱动,重点突破一批国产化率低的高端整机设备、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等,加快发展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新质生产力。优先考虑将国产创新医疗器械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在价格、招标和进入医院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定。建立新批准创新产品进入市场的自主定价机制,引导企业合理定价,完善全周期价格管理监督体系,医疗器械高端突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通过多方优势互补以谋取发展。开年以来,上海、深圳两城相继发布了重磅医疗器械产业项目,均涉及高端器械产业群打造。基于集群布局,企业在研发端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在市场端也能够形成合力,为国产高端打开新的局面。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支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县级医院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布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过程中,各类临床重点专科的发展将迎来提速,同时释放出大中央财政已经累计投入资金25.4亿元,在全国支持了50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此外,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委属(管)医院已经设定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自筹资金、要出台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等惠民政策,三级医院帮扶范围扩大到940个县的1496家县级医院。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县乡村医疗服务协同联动,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各级各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去年年底,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
到2024年6月底前,以省为单位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到2025年底,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力争全国90%以上的县(市)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人财物统一管理、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到2027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伴随基层诊疗水平提升,相关医疗器械配置需求将得到释放。基于财政支持再加上设备配置政策逐步松绑,一个规模庞大的器械市场正在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