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2024:中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分析(附竞争派系、格局、市场集中度等)
发布时间:2024-06-02 08:52:24

  、史塞克、美敦力等 ; 国产品牌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主要可划分为三大竞争梯队:第一梯队为威高骨科、正天医疗、春立医疗大博医疗爱康医疗,市场份额位居前十 ; 第二梯队为凯利泰三友医疗、欣荣博尔特、科惠医疗、爱得科技、华森医疗等,市场份额次之 ; 第三梯队为德骼拜尔、微创医疗、富乐科技等企业,市场份额较小。

  从企业入场进程来看,骨科植入医疗器械企业入局时间普遍较早,除京航生物、爱康医疗外,其余企业均在 2010 年之前成立。从注册资本来看,凯利泰注册资本较高,达 7.17 亿元 ; 威高骨科、春立医疗、大博医疗、德骼拜尔次之,注册资本均在 3 亿元以上 ; 三友医疗、华森医疗、正天医疗、富乐科技、科仪邦恩注册资本达在 1 亿 -3 亿元之间。

  尊龙凯时官方网站 凯时中国

  注:1 ) 横轴表示成立年份,纵轴表示成立月份,气泡大小表示注册资本大小 ;2 ) 爱康医疗、微创医疗未公布注册资本,二者成立时间分别为 2015/7/17、2006/7/14。

  骨科植入医疗器械主要涵盖关节类、脊柱类、创伤类、运动医学类等四类产品。总体来看,脊柱类及创伤类布局企业数量较多,关节类及运动医学类布局企业数量较少。具体来看,进口品牌强生以及国产品牌威高骨科、正天医疗、中安泰华产品布局范围较广,四类产品均有涉及。进口品牌林克、国产品牌爱康医疗业务专注度较高,均聚焦于关节类骨科植入器械。

  目前,进口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强,占据我国较大市场份额,在 TOP20 品牌中,进口品牌合计占据中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约 40% 的市场份额,其中,强生、施乐辉、捷脉邦美等三个进口品牌市场份额位居前三。国产品牌市场竞争力较为薄弱,威高骨科以 6.08% 的市场份额仅位居第四,其他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均不及 5%。

  但随着骨科植入耗材集采政策逐步落实,国产品牌凭借明显价格优势加速进入,抢占市场份额。与 2021 年相比,2022 年 TOP20 品牌中,国产品牌市场份额明显提升,由 27.96% 提升至 33.76%,进口品牌市场份额由 41.25% 下降至 36.42%。

  中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参与者数量众多,据不完全统计,骨科植入医疗器械市场有超 1200 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从整体市场来看,由于进口品牌在我国占据较大市场,导致市场集中度水平较高,2022 年,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 CR3 为 24.20%,CR5 为 34.93%,CR10 为 54.94%。但是,剔除进口品牌,我国国产品牌业务布局较为分散,企业以低价竞争为主,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导致市场集中度较低。国产品牌 CR3 仅为 14.71%,CR5 仅为 21.77%,CR10 仅为 29.81%。

  从五力竞争模型角度分析,从竞争情况看,目前,进口品牌处于优势,国产品牌竞争力较为薄弱,但随着国家和地方骨科耗材集采政策的落实,骨科植入器械市场整合加速,竞争将更为激烈 ; 从潜在进入者威胁来看,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生产制造需取得注册证以及生产许可证,技术难度较大,监管力度较高,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小 ; 从替代品威胁来看,随着生物技术、材料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骨科植入生物材料将不断升级迭代,替代品威胁较高 ; 从上游议价能力来看,骨科植入医疗器械上游主要为各种医用材料,供应商数量较多,市场较为成熟,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 ; 从下游议价能力来看,骨科植入医疗器械下游主要为经销商及各类医疗机构,医疗机构主要通过招标比价方式进行采购,上游议价能力较强。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骨科植入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 咨询 / 募投可研IPO 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尊龙凯时 人生就是博!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 APP】,还可以与 500+ 经济学家 / 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尊龙凯时 人生就是博!

  尊龙凯时官方网站 凯时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