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关于征集2026年人工智能医疗器械领域标准预立项提案的函》,征集2026年度人工智能医疗器械领域标准预立项项目提案。提案范围包括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专业领域的基础与通用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及其他标准。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使用单位、监管部门、检测机构及有关教育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和个人均可向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秘书处提出本技术领域的标准预立项提案。提案征集截止日期为2025年5月31日。
1. 国家药监局发布《2024年度医疗器械注册工作报告》,全面梳理分析了2024年度我国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工作情况。数据显示,2024年,国家药监局共受理医疗器械首次注册、延续注册和变更注册申请13828项,与2023年相比增加4.3%;共批准医疗器械首次注册、延续注册和变更注册13133项,其中,首次注册3363项,同比大幅增加23.3%;共批准65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同比增加6.6%。
2. 国家药监局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标准管理年报(2024年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现行有效医疗器械标准数量突破2000项,达2023项,标志着我国医疗器械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医疗器械标准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3. 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发布的《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申请审核结果公示(2025年第2号)》显示,奥然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申请的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及利福平耐药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因属于“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医疗器械,拟予以优先审批。
1. 国家药监局发布《2025年1月进口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信息》,涉及口腔科手术器械等163个产品。
2. 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显示,今年1月份,国家药监局共批准注册医疗器械产品376个。其中,境内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303个、进口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36个、进口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35个、港澳台地区医疗器械产品2个。
1. 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公司完成3.5亿元B轮融资,由启明创投、奥博资本、礼来亚洲基金和其他产业投资机构共同领投。募集资金将用于加速产品临床试验、新一代技术研发以及医疗级MEMS(微机电系统)生产基地建设,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提供支撑。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2. 杭州糖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公司顺利完成近亿元C轮融资,由朗玛峰创投、衢州绿石基金两方共同参与。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推广、推进注册临床试验进程、建设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等多个关键领域。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开发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相关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
3. 北京超维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公司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由复健资本星未来基金、深创投社保基金及自有资金联合领投。募集资金将用于助力公司在高端科学仪器和创新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研发,以及在海内外市场的拓展,加速公司的全球化布局。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聚焦于高端生命科学仪器和医疗器械行业。
4. 诺美新创医疗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公司完成新一轮超3亿元融资,由启明创投领投。募集资金将用于助力公司的市场拓展和产品研发。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耳鼻喉及颅脊外科医疗器械领域。
1. 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的《人工晶体及运动医学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增补产品公告》显示,带量采购增补产品涉及震旭(南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华润广东医药有限公司、北京万洁天元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工晶体和钛合金带线锚钉两类医疗器械产品。
2. 北京市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发布《关于开展京津冀“3+N”联盟腔镜切割吻/缝合器类医用耗材未中选产品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京津冀“3+N”联盟腔镜切割吻/缝合器类医用耗材未中选产品,在外省有带量采购中选价格的,以该产品现行最低带量采购中选价格作为挂网价,对接受此价格产品的视同北京市中选,在阳光采购平台挂网采购(无协议量);未中选产品在外省无带量采购中选价格的或不接受该产品现行最低带量采购中选价格的,对该产品在阳光采购平台进行标红提示。集中申报时间为2月7日至3月31日。